
笔者认为,虽然目前并购重组的政策有所松绑,但在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、IPO难度降低的情况下,大部分ST股不可避免走向边缘化,投资者如参与应以季节性、波段性为主,不可过分恋战“把配菜当成主菜”。从被打上“ST”的标记开始,ST股在某种程度上便和“问题股”、“绩差股”画上等号。虽然未必所有ST股都是无可救药,非ST股中也可能潜藏比ST股更大的财务地雷,但ST板块基本面比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要差,却是不争的事实。在A股走向国际化、机构化的大趋势下,ST板块为代表的问题股、绩差股走向边缘化,是完全可以预见的结局。ST股想要实现真正的逆袭,必须要刮骨疗毒、脱胎换骨,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并不小,依靠公司本身的内生性增长速度太慢,且未必能成功;而依靠外部资产的注入,又取决于政策的松紧和外部力量介入的意愿两大因素。从去年底以来发布的一系列新政策来看,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在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中有所松绑,但与此同时优质资产直接上市的难度在降低、速度在加快,是否愿意让渡部分股权来抢救“ST大兵”,不无疑问;而创业板借壳限制的取消,更增加了优质资产证券化的选择余地,也压缩了ST股重组的稀缺性。因此,从中长期来看,ST板块很难再走出气势磅礴的大行情,更多的是在超跌之后出现短期反弹,或者在大盘大涨之后进行阶段性的补涨。
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认为,只有下调中期借贷便利(MLF)利率,LPR才有更大下行空间,央行仍将推进降低MLF利率引导LPR下行,进而传导至企业融资利率的下行。报告强调,将继续做好LPR报价和运用工作,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合理定价,进一步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,疏通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,并抓紧研究出台存量贷款利率基准转换方案。同时,维护好存款市场竞争秩序,保持银行负债端成本基本稳定。
苹果公司发布的财报显示,第三季度营收达到629亿美元,同比增长20%,这一点高于此前华尔街预期的615.7亿美元;净利润高达140亿美元,同比增长32%,创下历史新高。然而仅有有一份非常耀眼的成绩单背书,但苹果依然遭到华尔街众多投行的“看衰”和“降级”,其中包括美银美林、野村证券、摩根士丹利、KeyBanc等金融机构均不同程度下调了对苹果的各项预期。
台湾《上报》社评称,这次“公投”对蔡英文当局可谓严峻挑战:一、“正名公投”势必挑动两岸关系,对于苦心孤诣想“维持现状”的蔡英文是一大挑战;二、“公投”若处理不慎,将挑动蔡与深绿“独派”本已不睦的关系。台湾《联合报》9日称,“四面楚歌”已成民进党当前处境的写照。更麻烦的是,一些“自己人”也趁机搞事,“喜乐岛”推“独立公投”,陈水扁近来也频频闯关,现在又来一个“东奥正名”。若三者挂钩在一起,民进党还用选吗?
对于DPF产品,该公司通过出口美国和加拿大使得该产品在2018年业绩贡献大幅提升,然而令人担忧的是,由于贸易摩擦,该公司向美国地区出口的DPF产品已被加征10%的进口关税,随着近期美方将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%上调至25%,该公司出口产品销售必将进一步遭到重创。
南大光电(300346)8月1日晚间公告,持股10.85%的股东南京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(简称“南大资产公司”)计划于2019年8月23日至2020年2月14日期间,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800.53万股(占公司已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股份后总股本的2%)。